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阿拉伯记者代表团来宁采访报道中阿博览会和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8月27日至30日,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阿拉伯中心记者代表团一行6人来宁采访报道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盛况。来自阿尔及利亚、科威特、伊拉克、约旦、突尼斯的6名记者参加了开幕式和中阿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推介会,还深入宁夏多地,实地采访光伏产业、生态治理、文化遗产及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全面了解了宁夏在新能源、环境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成就与规划。
记者团全程参与了中阿博览会开幕式,对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及中阿合作前景表现出浓厚兴趣,记者们纷纷用视频和文字记录了大会的盛况,阿尔及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易卜拉辛·哈利勒·凯尔·巴勒(IbrahimKhalilKerbal)就博览会平台作用及合作机遇进行了现场报道。在中阿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推介会参观中环光伏有限公司车间时,科威特记者玛夏·哈沙希(MahaAKHAAlhashash)边听讲解边用设备播报现场场景,对宁夏光伏技术的进展及产业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与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交流了光伏技术的创新与国际化合作潜力。
在中卫光伏沙漠基地,记者团实地参观了光伏沙漠基地,亲眼目睹了“光伏+治沙”模式的实践成效,阿尔及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易卜拉辛·哈利勒·凯尔·巴勒(IbrahimKhalilKerbal)进行了现场报道,对中国在新能源与生态治理结合方面的创新表示高度赞赏,并表示宁夏经验值得效仿,积极宣传到本国。记者们还亲身体验了扎草方格等防沙治沙技术,并采访了当地治沙工作者,深入了解了宁夏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长期努力与成果。记者们一行沿黄河区域考察了生态保护措施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对宁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的举措进行了深入采访。
访宁期间,记者团还走访了西夏陵、稻鱼空间等地。在西夏陵博物馆和3号陵,记者们对西夏的历史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边走边记录和拍照,并针对讲解和观看珍贵文物编录视频,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采访报道,约旦、也门记者和讲解员通过翻译深入进行交流,对西夏历史作为中华文明多元文化交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听说西夏陵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纷纷赞叹不已。在参访稻鱼空间时,记者们对美不胜收的景色征服了,纷纷打卡留念,并开启现场编录模式,边走边向讲解员了解农业种植情况,对稻渔共生系统、现代农业和文旅融合表示惊叹,纷纷表示,要把看到的记录下来,宣传到本国,以便学习借鉴。代表团还参访了百瑞源枸杞博物馆,对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了解。
外交部随团领导对此次行程安排和接待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将积极跟踪记者们的有关报道,在今后工作中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宁夏在新能源、生态治理、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合作机遇。记者们还表示在自己的稿件中要介绍宁夏、积极宣传宁夏,也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与宁夏的交流合作,截止记者团离宁,共在新闻栏目、报刊、个人社交平台发布稿件10篇,其中阿尔及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易卜拉辛·哈利勒·凯尔·巴勒(IbrahimKhalilKerbal)在29日阿电视新闻频道头条新闻中播出了主题为“2025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新闻。
此次通过邀请外国记者团来宁参访,全方位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宁夏实践,不仅增强了国际媒体对中阿博览会及宁夏发展成就的更深了解,也为推广宁夏的国际形象、促进中外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自治区党委外事办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媒体的沟通交流,拓展和创新对外宣传渠道,进一步提升宁夏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