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牧厅利用国家平台促地方农牧产业国际合作
编者按:
根据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部署要求,为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深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对外交流合作,近期,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以外事(侨务)情况形式,陆续选编一些单位在因公出国工作中好的作法、好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供相互借鉴,学习提高。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领域对外合作不断发展,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合作实效日益凸显,也为地方农业部门参与国家农业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自治区农牧厅结合我区农业发展实际和产业优势,主动思考、积极作为,通过邀请国外专家来宁考察,选派人员赴外学习,开展项目洽谈等方式,不断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为加快我区农业改良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落实的合作交流项目有:
一、与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签订《马铃薯科技合作交流协议》
多年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简称“马铃薯中心”)与中国农业部在薯类作物科研领域始终保持密切合作。自治区农牧厅积极与马铃薯中心建立联系并主动对接合作,与该中心签订《马铃薯科技合作交流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宁夏将从马铃薯中心基因库引进种质资料20-50个,以提高我区马铃薯品质,并组织约15名我区马铃薯科研专家和技术人员赴秘鲁培训,同时选派2-3名育种专家赴马铃薯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马铃薯中心将选派3-5名专家,来宁指导优质特色品种选育工作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目前,自治区农牧厅正积极推动马铃薯中心研究示范项目落地宁夏马铃薯产区。
二、推进藜麦技术在我区落地
自治区农牧厅科技人员在访问秘鲁期间,积极与秘鲁拉莫利纳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初步掌握了国际藜麦研究领域最新情况。经过科学论证和深入研究,自治区农牧厅决定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藜麦。目前,农业技术人员正在开展播种时期、播种方式等方面试验。
三、与阿根廷开展肉牛遗传物质合作
2016年,自治区农牧厅以阿根廷英肃德集团与北京科佳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为契机,积极争取将合资公司总部设在宁夏。同年6月,自治区农牧厅与阿根廷英肃德集团、北京科佳集团签订了《中国(宁夏)-阿根廷安格斯牛引进及生产基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去年4月,生产基地项目举行奠基仪式并开工建设。目前,自治区农牧厅依托生产基地合作项目,正积极推动英肃德集团与我区企业开展肉牛遗传物质项目合作。
四、引进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冻精开展肉牛奶牛改良试验示范
近年来,自治区农牧厅引进约3000支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弗莱维赫种)冻精,在我区10个规模奶牛场开展奶牛改良示范工作,在有效应对奶业市场波动和奶价下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自治区农牧厅借助自治区领导出访德国并考察有关养殖企业的机会,与德国宝牛育种中心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加强技术交流,逐步加大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冻精引进和技术改良力度,并计划在2018年引进牛冻精6000支,提高我区奶牛生鲜乳质量水平和奶公犊产肉性能。